“檐”字的基本信息

yán
ㄧㄢˊ
木,部外笔画 13,总笔画 17
12343513344111251
6A90
SQDY
DNCR
FROS
4796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yán ㄧㄢˊ
-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:房~儿。廊~。飞~。前~。~沟。~头。~牙。
- 覆盖物的边沿或伸出的部分:帽~儿。
英汉互译
brim|eaves
方言集汇
- 粤语:gim2jam4jim4
-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ram2dam5[梅县腔]jam2[宝安腔]jam2
- dam5[东莞腔]jam2[台湾四县腔]jam2dam5[客英字典]jam2jang2[客语拼音字汇]yam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檐 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3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余廉切《正韻》移廉切,音鹽。《說文》㮰也。《徐曰》俗作簷,非是。《禮·明堂位》復廟重檐。《註》重檐,外檐下壁復安板檐,以避風雨。見梠字註。又見樀字註。 又別作櫩。《何晏·景福殿賦》飛櫩翼以軒翥。 《韻會》又作厃。《揚子·方言》秦謂之桷,齊謂之厃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濫切,音擔。通作檐。《管子·七法篇》不明于則,而欲出號令,猶檐竿而欲定其未。 又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河鼓謂之牽牛。《郭註》荆楚人呼牽牛星爲檐鼓。檐者荷也。厃字原作下厂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木部》 ·檐
- 㮰也。从木詹聲。余廉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簷,非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