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欘”字的基本信息
zhú
ㄓㄨˊ
木,部外笔画 21,总笔画 25
1234513241342522135251214
6B18 SNIJ DSYI FXRI 47927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zhú ㄓㄨˊ
- 古代锄头一类的农具:“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~,试诸木土。”
- 斧、锄等自然弯曲的把:“半矩谓之宣,一宣有半谓之~。”
- 树木弯曲的地方:“(盐长之国)有木,……百仞无枝,有九~。”
方言集汇
- 粤语:zuk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欘 ·康熙筆画:25 ·部外筆画:21
- 《唐韻》陟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株玉切,音劚。《說文》斫也。齊謂之鎡錤。一曰斤柄,性自曲者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車人》半矩謂之宣,一宣有半謂之欘,一欘有半謂之柯。《鄭註》倉頡篇有柯欘。《管子·霸言篇》匠人有以感斤欘,故繩可得而料也。俗作欘。 又《類篇》一曰木名。枝上曲。《山海經》神民之丘,建木百仞,無枝,有九欘,下有九枸。 又《類篇》直角切,音濯。鋤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斪斸謂之定。《李巡曰》鋤別名。《玉篇》欘,或作斸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木部》 ·欘
- 斫也,齊謂之鎡錤。一曰斤柄,性自曲者。从木屬聲。陟玉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