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棑”字的基本信息

pái bèi pèi
ㄆㄞˊ ㄅㄟˋ ㄆㄟˋ
木,部外笔画 8,总笔画 12
123421112111
68D1
SDJD
DLMY
FKC
4191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pái ㄆㄞˊ
- 水上交通工具,用竹木等平摆着连接起来做成,即筏子:乘木~过河。
- 扎成排的竹、木,便于随水运走:放竹~。
- 盾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paai4
- 客家话:[梅县腔]pai2[海陆丰腔]pai2[客英字典]pai2[宝安腔]pai2[客语拼音字汇]pai2[台湾四县腔]pai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棑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8
- 《唐韻》薄佳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蒲皆切,音牌。《唐韻》棑,筏也。 又《類篇》盾也。 又《唐韻》蒲拜切《集韻》步拜切,音憊。《廣韻》木名。《玉篇》船後棑木。又《類篇》蒲蓋切,音斾。舟前木。 又《集韻》蒲昧切,音佩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