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禬”字的基本信息

guì
ㄍㄨㄟˋ
礻,部外笔画 13,总笔画 17
45243412524312511
79AC
PYWJ
IFOMA
WSLK
38266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guì ㄍㄨㄟˋ
- 古代为消灾除病而举行的祭祀:“掌以时招梗~禳之事,以除疾殃。”
- 古代诸侯会聚财物接济盟国:“以~礼哀围败。”
- 古代诸侯接济盟国的财物:“致~以补诸侯之灾。”
方言集汇
- 粤语:fui2kui2wui6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kwai5[梅县腔]kwai5[海陆丰腔]kwai5[客英字典]kwai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午集下》《示字部》 ·禬 ·康熙筆画:18 ·部外筆画:13
-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古外切,音膾。除殃祭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女祝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也。《註》除災害曰禬,禬猶刮去也。卻變異曰禳。禳,攘也。 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禬禮哀圍敗。《註》同盟者會合財貨,以更其所喪。 又《說文》會福祭也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黃外切,音會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一》《示部》 ·禬
- 會福祭也。从示从會,會亦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禬之祝號。”古外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