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伎”字的基本信息

jì qí
ㄐㄧˋ ㄑㄧˊ
亻,部外笔画 4,总笔画 6
321254
4F0E
WFCY
OJE
NEXS
24247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jì ㄐㄧˋ
- 技巧,才能:~痒(人擅长某种技艺,一遇机会,急欲表现,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,亦作“技痒”)。~俩(liāng )。
-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。
英汉互译
ability|skill|trick
方言集汇
- 粤语:gei6
- 客家话:[梅县腔]ki3[台湾四县腔]ki1ki3[客英字典]ki3ki1[客语拼音字汇]gi1[海陆丰腔]ki1ki3[宝安腔]ki3
- gi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子集中》《人字部》 ·伎 ·康熙筆画:6 ·部外筆画:4
-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巨錡切,音芰。伎巧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多人伎巧。 又伎倆。《史記·馮驩傳》無他伎能。《揚子·法言》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。《又》淳于越可謂伎矣。《註》伎,才也。 又《廣韻》巨支切。與跂通,足多指也。又舒貌。《詩·小雅》鹿斯之奔,維足伎伎。《註》宜疾而舒,留其羣也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八》《人部》 ·伎
- 與也。从人支聲。《詩》曰:“人伎忒。”渠綺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