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蛅”字的基本信息
zhān
ㄓㄢ
虫,部外笔画 5,总笔画 11
25121421251
86C5 JHKG LIYR IIJ 51160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zhān ㄓㄢˉ
- 〔~蟖(sī)〕a.一种毛虫,背毛蜇人,如“~~处处树上有之,牡丹上尤多。入药惟取榴棘上房内有蛹者。”b.鳞翅目昆虫的幼虫。均亦作“蛅蛅”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jim4zim1
-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zham1ngiam1[客英字典]ngiam1[台湾四县腔]zam1ngiam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申集中》《虫字部》 ·蛅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5
- 《唐韻》汝鹽切《集韻》如占切,音髥。《爾雅·釋蟲》蟔,蛅蟖。《註》蛓屬也,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。孫叔然云八角螫蟲,失之。《本草》雀瓮,一名蛅蟖房,一名舍,一名紅姑娘。陶弘景曰:蛅蟖,蚝蟲也,在石榴樹上,其背毛螫人。 又《集韻》之廉切,音占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三》《虫部》 ·蛅
- 蛅斯,墨也。从虫占聲。職廉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