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纇”字的基本信息

lèi
ㄌㄟˋ
糸,部外笔画 15,总笔画 21
431234554234132511134
7E87
OXIM
FFMBC
UFZG
91986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lèi ㄌㄟˋ
- 丝上的疙瘩:“如玉之有瑕,丝之有~。”
- 瑕疵;毛病;缺点:“明月之珠,不能无~。”
- 乖戾;反常:“忿~无期。”
方言集汇
- 粤语:leoi6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lui5[客英字典]lui5[海陆丰腔]lui6[梅县腔]lui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未集中》《糸字部》 ·纇 ·康熙筆画:21 ·部外筆画:15
-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盧對切,音耒。《說文》絲節也。《玉篇》絲節不調也。 又戾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忿纇無期。《疏》以纇忿共文,則纇亦似忿,故以爲戾,言很戾也。 又疵也。《唐書·儒學傳》鉏纇除荒。《淮南子·汜論訓》明月之珠,不能無纇。*考證:〔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忿纇無期。《疏》以纇忿其文,則纇亦似忿〕 謹照原文其文改共文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三》《糸部》 ·纇
- 絲節也。从糸頪聲。盧對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