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直接输入汉字进行查询,支持拼音查询,例:“han”;“tang”;“song”;“ming”。
“耿”字的基本信息
汉字 耿

gěng

ㄍㄥˇ

耳,部外笔画 4,总笔画 10

1221114334

803F BOY SJF CEUO 19480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gěng   ㄍㄥˇ

  1. 光明:“山头孤月~犹在,石上寒波晓更喧”。~~(a.光明,如“~~星河”;b.形容忠诚,如“忠心~~”;c.心里老想着不能忘,如“~~于怀”)。
  2. 有骨气,刚正不阿:~介。~直。~节(坚贞的节操)。
  3. 姓。

方言集汇


  • 粤语:gang2
  • 客家话:[宝安腔]gen3[海陆丰腔]kwen3[客英字典]kwen3[台湾四县腔]kwen3[东莞腔]gen3[客语拼音字汇]gen3guen3[梅县腔]gwen3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
  • 《未集中》《耳字部》 ·耿 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4
  • 〔古文〕熲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幸切,音。《說文》耳著頰也。 又《廣韻》耿介也。《馮衍·顯志賦》獨耿介而慕古兮。《徐敬業詩》少年負壯氣,耿介立衝冠。 又《韻會》不安也。《詩·衞風》耿耿不寐。《傳》耿耿,猶儆儆也。錢氏曰:耿耿,小明,心有所存,不能忘之貌。 又光也。《書·立政》以覲文王之耿光。 又與炯通。《晉語》其光耿於民矣。《註》耿,猶炤也。 又地名。《左傳·閔元年》滅耿,滅霍,滅魏。《註》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。《括地志》霍晉州霍邑縣,故耿城,今名耿倉城,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,故耿國。 又《山海經》耿山無草木,多水碧。 又姓。漢耿弇,耿况。 又《集韻》俱永切,音憬。光也。本作炅。 又《集韻》涓熒切《韻會》古熒切,音扃。明白也。 又與通。幽州方言也。《蜀志·雍傳註》或曰雍本姓耿,幽州人語謂耿爲,遂隨音變之。◎按說文耿,耳著頰也,从耳,烓省聲。杜林說,耿,光也,从光聖省。凡字皆左形右聲,杜說非也。徐鍇曰:凡字多右形左聲,此說或後人所加,或傳寫之誤,語載徐本說文。蓋許以杜說爲非,徐以許左形右聲爲誤。字彙正字通錄其說,而不折衷其是非,不知耿光也。以杜說爲優,至謂凡字皆左形右聲,與凡字多右形左聲,則許徐之說皆非也。周禮、六書賈公彥疏辨之詳矣。賈之言曰:書有六體,形聲實多。若江河之類,是左形右聲。鳩鴿之類,是右形左聲。草藻之類,是上形下聲。婆娑之類,是下形上聲。圃國之類,是外形內聲。闅辮戚贏之類,是內形外聲。形聲之等有六也,附記於此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
  • 《卷十二》《耳部》 ·耿
  • 耳箸頰也。从耳,烓省聲。杜林說:耿,光也。从光,聖省。凡字皆左形右聲。杜林非也。古杏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凡字多右形左聲,此說或後人所加,或傳寫之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