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綦”字的基本信息
qí
ㄑㄧˊ
糸,部外笔画 8,总笔画 14
12211134554234
7DA6 ADWI TCVIF ECZ 44903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qí ㄑㄧˊ
- 青黑色:~巾。
- 极,很:~难。~切。言之~详。
- 姓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kei4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ki2gi1[客英字典]ki2[海陆丰腔]ki2gi1[梅县腔]ki2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- 綦
綥 qí〈名〉
- (形声。从糸,其声。糸( mì),细丝。从糸的字多与丝缕布帛有关。本义:苍灰色)
- 同本义 [dark grey]
- 綥,帛苍艾色。——《说文》
- 缟衣綦巾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。传:“苍艾色女服也。”
- 四人綦弁。——《书·顾命》
- 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- 又如:綦巾(青白色的女服,古代未嫁女子所服);綦弁(古代苍灰色的皮冠。一说为赤黑色的皮冠)
- 鞋带 [shoelace]
- 夏葛履…,组綦系于踵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
- 足印 [footprint]。如:綦迹(足迹;踪迹);綦履(履迹;脚印);綦辙(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前辈的遗泽)
- 标准 [standard]
- 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,是綦定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- 通“基”。基本 [base;foundation]
- 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。是綦定也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- 通“极”。顶点,终了 [top]
- 目欲綦色,耳欲綦声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- 姓。如:綦公(复姓);綦毋(复姓);綦连(复姓)
词性变化
- 綦 qí
〈副〉非常,很 [very]。如:綦谿(深峭,极深);綦谷(极深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未集中》《糸字部》 ·綦 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8
- 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同綥。《說文》綥,或从其作綦。《博雅》綦,綺綵也。《書·顧命》四人綦弁。《傳》綦文鹿子皮弁。《疏》鄭康成云:靑黑曰綦。王肅云:綦,赤黑色。又《詩·鄭風》縞衣綦巾。《傳》綦巾,蒼艾色女服也。○按《說文》引《詩》作綥巾,云:未嫁女所服。 又《儀禮·士喪禮》綦繫于踵。《註》綦,屨繫也。所以拘止屨也。 又《荀子·王霸篇》綦大而王,綦小而亡。又目欲綦色,耳欲綦聲。《註》綦,極也。綦或爲其,傳寫誤耳。 又姓。《廣韻》何氏姓苑云:義興人。 又《集韻》渠記切,音忌。義同。綥原字从畁作,不从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