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筐”字的基本信息

kuāng
ㄎㄨㄤ
竹,部外笔画 6,总笔画 12
314314111215
7B50
TAGF
HSMG
MHC
8871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kuāng ㄎㄨㄤˉ
- 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:~子。土~。抬~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hong1kwaang1kwaang2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kiong1[客英字典]kiong1[海陆丰腔]kiong1[梅县腔]kian1kiong1[陆丰腔]kiong1[宝安腔]kiong1[客语拼音字汇]kiong1[东莞腔]kiong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未集上》《竹字部》 ·筐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6
- 《廣韻》去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曲王切,音匡。《說文》飯器。《篇海》盛物竹器也。《詩·周南》不盈傾筐。《傳》傾筐,畚屬,易盈之器也。又《小雅》承筐是將。《傳》筐,篚屬,所以行幣帛。 又星名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斗魁戴筐六星,曰文昌宮。《註》似筐,故曰戴筐。 又牀名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與王同筐牀,食芻豢。《註》司馬云:筐牀,安牀也。崔云:筐,方也。一曰正牀也。 又地名。《左傳·文十一年》夏,叔仲惠伯會晉郤缺于承筐。 《集韻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