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鳜”字的基本信息
guì jué
ㄍㄨㄟˋ ㄐㄩㄝˊ
鱼,部外笔画 12,总笔画 20
35251211134315233534
9CDC QGDW NMMTO RGZR 21182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(鱖)
guì ㄍㄨㄟˋ- 〔~鱼〕体侧扁,性凶猛,生活在淡水中,味鲜美。是中国特产。亦作“桂鱼”;有些地区称“花鲫鱼”。
- (鱖)
方言集汇
- 粤语:gwai3
- 潮州话:kiag4(khiak)「潮州」kiêg4(khiek旧时:khiet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亥集中》《魚字部》 ·鱖
- 《唐韻》居衞切《集韻》姑衞切,音劌。《說文》魚名。《玉篇》魚大口細鱗斑彩。《爾雅·釋魚》鱊鮬鱖鯞。《註》小魚也。詳鮬字註。《本草》鱖然背有黑點。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,今此魚猶有桂名,恐是此也。生江溪閒。《正字通》魚扁形闊腹,大口細鱗,皮厚肉緊,味如豚。一名水豚,又名鱖豚。焦氏《筆乗》謂鱖名鮰魚,誤。蓋因鄕語謂鱖爲計,故以鱖本音桂,與鮠近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居月切,音厥。又《集韻》於月切,音噦。又居逵切,音龜。義同。《本草》鱖魚背有黑點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魚部》 ·鱖
- 魚名。从魚厥聲。居衞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