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鞈”字的基本信息
gé tà sǎ
ㄍㄜˊ ㄊㄚˋ ㄙㄚˇ
革,部外笔画 6,总笔画 15
122125112341251
9788 AFWK TJOMR EEAJ 4856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gé ㄍㄜˊ
- 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:“轻罪入以兰盾、~革、二戟。”
- 坚硬:“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,~如金石。”
方言集汇
- 粤语:gaap3
-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kap7giap7[客英字典]giap7[台湾四县腔]kap7giap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戌集中》《革字部》 ·鞈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6
- 《唐韻》古洽切《集韻》訖洽切,音夾。《說文》防汗也。《玉篇》橐也。以防捍也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鞈如金石。《註》鞈,堅貌。 又《管子·中匡篇》輕罪入蘭、盾、鞈革三戟。《註》蘭,卽蘭錡,兵架也。鞈革,重革當心著之,所以禦兵。 又《廣韻》古沓切《集韻》葛合切,音閤。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䩡。 又《集韻》悉合切,音趿。與靸同。 又䶀古作鞈。註詳鼓部六畫。或作鞜。 又託合切,音錔。本作鞳。或作䶀闒。詳後鞳字註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三》《革部》 ·鞈
- 防汗也。从革合聲。古洽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