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呫”字的基本信息

tiē chè
ㄊㄧㄝ ㄔㄜˋ
口,部外笔画 5,总笔画 8
25121251
546B
KHKG
RYR
JIJ
61060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tiē ㄊㄧㄝˉ
- 尝;啜:品尝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cip3tip3
- 客家话:[宝安腔]tiap7[梅县腔]tiap7[台湾四县腔]tiam1tiap7[客英字典]tiap7tiam1[海陆丰腔]tiam1tiap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呫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5
- 《廣韻》《正韻》他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託協切,音帖。《玉篇》嘗也,引穀梁傳莊二十七年,未嘗有呫血之盟。○按今本《穀梁傳》作歃血之盟。 又《正韻》小貌。《唐書·王叔文傳》呫呫小人。 又《集韻》尺涉切,音謵義同。 又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傳》乃效女兒呫囁耳語。《註》韋昭曰:呫囁,附耳小語聲也,呫音蚩輒反。 又《集韻》一曰多言。或作喢。 又《集韻》他兼切,音添。嘗也。 又《五音集韻》張甚切,音揕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