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刵”字的基本信息
èr
ㄦˋ
刂,部外笔画 6,总笔画 8
12211122
5235 BJH SJLN CEKD 12400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èr ㄦˋ
- 古代刑罚之一,割去耳朵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ji5ji6
-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ngi3[海陆丰腔]ngi3[梅县腔]ngi5[台湾四县腔]ngi3
- 潮州话:而衣7(字),ri7(jī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子集下》《刀字部》 ·刵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6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仍吏切《正韻》而至切,音餌。《說文》斷耳也,从刀耳。《書·康誥》非汝封劓刵人,無或劓刵人。又《集韻》牛芮切,音㓷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四》《刀部》 ·刵
- 斷耳也。从刀从耳。仍吏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耳也。刵見康誥、吕㓝。五㓝之外有刵。軍戰則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聝。周禮田獵取禽左耳以效功曰珥。从刀耳。㑹意包形聲。仍吏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