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唪”字的基本信息
fěng
ㄈㄥˇ
口,部外笔画 8,总笔画 11
25111134112
552A KDWH RQKQ JCBI 65058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fěng ㄈㄥˇ
- 大声吟诵:~经(佛教徒或道教徒高声念经)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fung2
- 客家话:[宝安腔]fung3[客英字典]fung3bung3[台湾四县腔]fung3[海陆丰腔]fung3
- 潮州话:hong2,ong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唪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8
-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孔切《正韻》邊孔切,音琫。《玉篇》大聲也。《集韻》大笑也。 又《唐韻》方蠓切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蒲切《正韻》方孔切,音菶。《說文》大笑也。讀若詩瓜瓞菶菶之菶。◎按詩大雅今本作唪唪。傳云:唪唪然多實也。說文止訓大笑,無多實一義,多實似應从菶,《說文》所引《詩》當是古本也。 又《廣韻》扶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父勇切,奉上聲。《廣韻》口高貌,出蒼。 又《集韻》一曰大笑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唪
- 大笑也。从口奉聲。讀若《詩》曰“瓜瓞菶菶”。方蠓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大也。玉篇、手鑑皆作大聲。从口。奉聲。讀若詩曰瓜瓞菶菶。方蠓切。九部。按今生民作瓜瓞唪唪。而玉、口二部㒳引皆作菶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