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剥”字的基本信息
		

 bāo bō
 ㄅㄠ ㄅㄛ
 刂,部外笔画 8,总笔画 10
 5112413422
 5265 
 VIJH 
 NELN 
 XBKK 
 12900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bāo ㄅㄠˉ
-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~皮。~花生。
 
英汉互译
shell|peel|shin
方言集汇
- 粤语:bok1mok1
 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bok7[客英字典]bok7[海陆丰腔]bok7
 - 潮州话:bag4(pak)
 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子集下》《刀字部》 ·剝
 -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北角切,音駁。《說文》裂也。从刀,彔聲。《玉篇》削也。《廣韻》落也,割也,傷害也。《楚辭·九思》怫鬱兮肝切剝。又《增韻》褫也,脫也。又卦名。《易·剝卦》剝也,柔變剛也。又《周禮·秋官·柞氏》冬日至,令剝隂木而水之。《註》謂斫去次地之皮。又殺牲體解之名。《詩·小雅》或剝或亨。又《禮·檀弓》喪不剝奠也與。《註》剝者,不巾覆也。脯醢之奠不惡塵埃,故可無巾覆。又《集韻》普木切《正韻》普卜切,音璞。力擊也。《詩·豳風》八月剝棗。《註》擊也。又音卜。《魏·劉楨·魯都賦》毛羣隕殪,羽族殲剝。塡崎塞畎,不可勝錄。《集韻》或作,亦作。
 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四》《刀部》 ·剝
 - 裂也。从刀从录。录,刻割也。录亦聲。,剥或从卜。北角切
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