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揥”字的基本信息
tì dì
ㄊㄧˋ ㄉㄧˋ
扌,部外笔画 9,总笔画 12
121414345252
63E5 RUPH QYBB DSWL 50027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tì ㄊㄧˋ
- 古代的一种首饰,可用来搔头。
- 语。
- 娆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dai3tai3zaai6
-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di5ti5[海陆丰腔]di2ti5[梅县腔]ti5di5[台湾四县腔]di2ti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揥 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9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丑例切,音跇。讀與滯近。所以摘髮者。《詩·鄘風》象之揥也。《疏》以象骨搔首,因以爲飾,名之曰揥。又《魏風》佩其象揥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他計切,音替。又《集韻》丁計切,音帝。義同。 又捐也。《陸機·文賦》心牢落而無偶,意徘徊而不能揥。石韞玉而山暉,水懷珠而川媚。《註》揥,猶去也。徘徊之意。不能褫捨其妙也。◎按寘霽兩韻古通。媚與揥。叶古音也。 又他歷切,音剔。戲也,取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都黎切,音低。指也。 《廣韻》或从木作楴。音義同。別見木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