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捽”字的基本信息
zuó
ㄗㄨㄛˊ
扌,部外笔画 8,总笔画 11
12141343412
637D RYWF QYOJ DSOE 50048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zuó ㄗㄨㄛˊ
- 方言,揪;抓:~头发。~着不放。
- 拔(草)。
- 抵触;冲突:“戎夏交~。”
方言集汇
- 粤语:cyut3zeot1
- 客家话:[客语拼音字汇]cud6zi1zud6[海陆丰腔]cut8zut8[客英字典]cut7[台湾四县腔]cut8zut8[梅县腔]cut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捽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8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昨沒切,存入聲。《說文》持頭髮也。《廣韻》手持也。《前漢·金日磾傳》捽胡投何羅殿下。《註》胡,頸也。捽其頸而投殿下也。《淮南子·汜論訓》溺則捽其髮而拯。 又拔取也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農夫父子,捽屮把土。 又交對也。《晉語》戎夏交捽。 又觸也。《莊子·列禦寇》齊人之井,飲者相捽也。《韓愈詩》峽山逢颶風,雷電助撞捽。 又《正韻》即律切,音卒。義同。 又《唐韻》慈卹切《集韻》昨律切,音崒。亦持也。 又《集韻》蒼沒切,音猝。捽攃,行草聲。 又蘇骨切,音窣。與曲禮卹勿之卹同。摩也。 又祖對切,音晬。推也。與捘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捽
- 持頭髮也。从手卒聲。昨没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