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擔”字的基本信息
dān dàn
ㄉㄢ ㄉㄢˋ
扌,部外笔画 13,总笔画 16
1213513344111251
64D4 RQDY QNCR DROS 5706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dān ㄉㄢˉ
方言集汇
- 粤语:daam1daam3
- 客家话:[梅县腔]dam1dam5[沙头角腔]dam1dam5[台湾四县腔]dam5dam5[客英字典]dam5dam1[宝安腔]dam1
- dam5[客语拼音字汇]dam1dam4[海陆丰腔]dam5dam5[陆丰腔]dam5dam1[梅县腔]dam1
- 潮州话:dan1(taⁿ)dan3(tàⁿ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擔 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3
-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甘切《正韻》都藍切,膽平聲。與儋同。背曰負,肩曰擔。《釋名》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《易·繫辭負且乗疏》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《戰國策》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 又左擔,地名。《任豫益州記》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 又武擔,山名。在成都西北。《蜀志·先主傳註》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 又去聲。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濫切。謂所負也。《左傳·莊二十二年》弛于負擔。《註》丁暫反。 又《集韻》時豔切,音贍。假也。《禮·喪服四制》杖者,何也,爵也。或曰擔主。《儀禮·喪服》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《註》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 又以贍切,音豔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