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浯”字的基本信息
wú
ㄨˊ
氵,部外笔画 7,总笔画 10
4411251251
6D6F IGKG EMMR VBXJ 31161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wú ㄨˊ
- 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山东省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ng4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ng2ngu2[客英字典]ng2[海陆丰腔]ng2ngu2
- 潮州话:污5(娱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浯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7
- 《唐韻》五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訛胡切,音吾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琅邪靈門壷山,東北入濰。 又溪名。《廣輿記》浯溪,在永州府祁陽縣。 又江名。《陳懋仁·泉南雜志》泉州有浯江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浯
- 水。出琅邪靈門壺山,東北入濰。从水吾聲。五乎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浯水。出琅邪靈門壷山。東北入濰。琅邪郡靈門、見前志。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州北百二十里有靈門城。前志靈門下曰。壷山、浯水所出。東北入淮。淮當作維。字之誤也。水經注曰。濰水、又北逕平昌縣故城東。又北浯水注之。水出浯山。世謂之巨平山。許愼言水出靈門山。世謂之浯汶矣。其水東北逕姑幕縣故城東。又東北逕平昌縣故城北。又東北流、注於濰水。今浯水自莒州流入渚城縣畍。東北流、逕安丘縣東南入濰水。从水。吾聲。五乎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