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栝”字的基本信息

guā tiǎn
ㄍㄨㄚ ㄊㄧㄢˇ
木,部外笔画 6,总笔画 10
1234312251
681D
STDG
DHJR
FMI
42964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guā ㄍㄨㄚˉ
- 古书上指桧树。
- 箭末扣弦处:箭~。矢~。
- 多年生草本植物,爬蔓,果实椭圆形。根和果实均可入药。通称“栝楼”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kut3
-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kwat7[宝安腔]tiam3
- gat7[客语拼音字汇]gad5guad5[台湾四县腔]tiam5kwat7[海陆丰腔]tiam5kwat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-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栝 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6
- 《唐韻》他念切,去聲。與同。《說文》炊竈木也。或作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他點切,音沗。義同。 又《類篇》木杖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古活切,音括。《廣韻》與檜同。柏葉松身。 又《集韻》古外切,音檜。義同。《書·禹貢》杶幹栝柏。栝同桰。○按《今文尚書》皆作栝字,《說文》从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- 《卷六》《木部》 ·栝
- 炊竈木。从木舌聲。他念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當从甛省乃得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