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
yù bàng xiāng zhēng鹬蚌相争
【成语解释】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【成语出处】 清 湘灵子《轩亭冤 哭墓》:“波翻血海全球悯,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?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。”
【成语繁体】 鷸蜯相爭
【成语简拼】 ybxz
【成语注音】 ㄧ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
【常用程度】 常用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 中性成语
【成语用法】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【成语结构】 主谓式成语
【产生年代】 古代成语
【近 义 词】 鹬蚌相危|27203
【成语例子】 肃清日寇吾侪事,~笑列侯。 ★朱德《和董必武同志七绝》之三
【成语故事】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,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:“我这次来,经过易水,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,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,河蚌马上闭拢,夹住了鹬的嘴。鹬说:‘今天不下雨,明天不下雨,就会有死蚌。’河蚌也对鹬说:‘今天你的嘴取不出,明天你的嘴取不出,就会有死鹬。’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,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。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,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,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,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。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。”赵惠文王说:“好吧。”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