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
bào xīn jiù huǒ抱薪救火
【成语解释】 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
【成语出处】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三》: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【成语繁体】 抱薪捄火
【成语简拼】 bxjh
【成语注音】 ㄅㄠˋ ㄒㄧㄣ ㄐㄧㄨˋ ㄏㄨㄛˇ
【常用程度】 常用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 中性成语
【成语用法】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
【成语结构】 连动式成语
【产生年代】 古代成语
【成语正音】 薪,不能读作“chái”。
【成语辨形】 薪,不能写作“新”。
【近 义 词】 火上浇油|6313、饮鸩止渴|12547
【反 义 词】 雪中送炭|11577、根除祸患、釜底抽薪|5070
【成语例子】 (1)上个月他因旷课,考试没有及格,你不帮他补课,还约他跳舞,这不是~吗?(2)他们俩吵架,你不劝,反而也加进去,你简直是~?
【英语翻译】 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
【俄语翻译】 носить дровá на пожáр
【成语谜语】 最可怕的救火
【成语故事】 战国末期,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,魏国无力抵抗,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。到公元前273年,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,势头空前猛烈。
魏王把大臣们召来,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。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,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,谁也不敢谈“抵抗”二字。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,多数大臣都劝魏王,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,向秦王求和。
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,很不以为然,忙上前对魏王说:“大王,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,才让您去卖国求和,根本不为国家着想。您想,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,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,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。”
说到这里,苏代讲了一个故事:从前有一个人,他的房子起火了,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,但他不听,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,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。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,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?”
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,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。到公元225年,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,包围了国都大梁,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,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。